宝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
您现在正在浏览:首页 » 学习园地 » 美文欣赏 » 正文

屋后那片竹林

发布时间: 2014-08-19 15:03:01   作者:杨恒金   来源: 中国廉政网    浏览次数:

  

        老家的祖屋是草房,用麦秸秆盖的,冬暖夏凉。屋后有一片竹林,面积不大,竹子根根挺拔。竹林边上是一条小河,河边长了一排干粗枝茂的杨柳树。屋前的菜地上长了六棵冠盖较大的花梨树。宅基地四周围着利用生长着的荆棘、鞭条等植物编成的篱笆。
  
  春天来了,草屋前后,梨花竞放,修竹翠滴,杨柳依依,世外桃源一般。
  
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屋后那片竹林是家中的主要生活来源,柴米油盐,包括我和弟弟上学读书的钱,都来自于它。家中一旦需要开销,祖父就会吩咐两个叔叔砍几捆竹子到街上去卖,有时我也帮着扛一小捆。从街上回头,叔叔们偶尔还会称上二三斤猪肉,让全家人解解馋,当然得祖父发话才行。祖父的篾匠手艺十里八村闻名,他用自家竹子编织的篮、筐、箩、篓、筛、席等,既漂亮又耐用,成了街上的抢手货。祖父为养家糊口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  
  屋后的那片竹林,对我来说,远不止靠它来解决温饱,而是影响了我的一生。
  
  父亲读过几年私塾,喜欢与书为伴。早年在上海做事,后来在泰州林业机械厂从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。记得县委抽调我参与重建检察院的次年元旦,吃罢午饭,父亲将我叫到竹林边,与我闲谈。父亲对我的教育,往往都通过这种形式,很少正儿八经地坐下来与我交谈。父亲指着竹林问我:竹林美不美?我说:美!”“古人赞美竹子的诗句,你能说出多少?原来父亲在考我。雪压枝头低,虽低不着泥;一朝红日出,依旧与天齐。我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《雪竹》。父亲微笑着点点头。接着,父亲说出一节复一节,千枝攒万叶的诗句,要我往下接。我自不开花,免撩蜂与蝶。我补充完后一句,并说出是清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郑板桥的诗,名为《竹》。父亲非常满意。最后,父亲道出了他的真正用意:朱元璋颂扬的是竹子的刚正不阿,郑板桥赞美的是竹子的清廉高洁。别看这些竹子默默无闻,它们的品格却很高尚。检察工作比较特殊,我希望你以竹子为榜样,做一个让领导放得下心、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检察官。从那以后,我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,更加喜欢和崇敬竹子。
  
  我身在检察院,却只在刑事检察科待了不到一年,办了几件简易的案件,长期从事的是文秘、纪检、党务和政工人事工作。其实,我觉得不管做什么,都需要学习竹子的品格,弘扬竹子的精神。
  
  案件一上门,两头都找人,当今社会,屡见不鲜。只要你身在司法机关,犯事儿的、受伤害的,两方面都会有人来找你。找你的,有的不光嘴上说得好听,还施以小恩小惠,甚至不菲的钱财。这时,法律、正义、原则和纪律也都在考验着你。一次,初中老同学来电话,说他亲戚的儿子因盗窃钱财,数额不小,被二次逮捕,请我帮忙在检察院、法院之间疏通关系,给予从轻处理,日后定当厚报。我给他释法明理,婉言相拒。算了算了,世上只有你规正,一辈子也不找你了!老同学气愤地挂断了电话。老同学不理性、不谅解,我坦然面对。老家西村的邓大嫂因宅基地纠纷,被邻居打伤并毁坏家中物品。有关部门多次调解无果,邻居气焰越发嚣张。大嫂借钱乘车来到我的办公室,哭诉邻居的恶行,恳请我帮帮她。我为她聘请律师,打赢了官司,伸张了正义。大嫂先后几次拎着鸡蛋等土特产品来谢我,都被我说服回家。她说我是天底下难找的好人。我说:我是吃检察这碗饭的,应该这样。
  
  我恪守宁可平平淡淡度一生,绝不贪贪沾沾过一日的信条。有人说我有点傻,有人说我太古板,我却不以为然。如果问我到底为什么?我便自豪地说:可能我身上感染了竹子的品格,注入了竹子的精神!
  
  随着时代的变迁,老家屋后的竹林已经消失,父亲也离开人世。但在我的心中,那片竹林仍在,清秀俊逸,潇洒挺拔,直刺苍穹。
  
  我怀念父亲,永远敬重竹子的品格。
  
  

    (责任编辑:于洁秋) 

 
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:宝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
备案 / 许可证编号 : 豫 ICP 备 14010004 号
   法律顾问:陈鹏阁(中级律师) 技术支持: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